體育運動中的生命教育

在教育工作上,我們很多時說五育 (德、智、體、群、美) 或六育 (德、智、體、群、美、靈),當中必定有「體育教育」作為其中一個主要的項目,「體育教育」除了讓人在身體發展得到照顧外,實際上透過體育運動可讓人在不同範疇的層面上得到不同的培訓及生命經歷,是一個生命教育的很好媒介。

「經驗身體」的生命教育

 

透過運動讓人以最直接的方式感受身體的存在、運動及限制。

 

運動讓學生先專注於身體的各個部份,由不論是講求對身體機能要求極大的帶氧運動

(例如球類或田徑運動),或是要求平衡及協調能力過的拉展運動 (例如瑜珈運動),還是要求專注力高度集中的運動 (例如射擊運動),在運動的過程中,人就是在管理及操控著身體,越踏入更高層次的運動訓練中,人會從只能完成相關的動作,引發到對完成動作的姿勢的美感或效能的追求,再去到對我自我身體每一肌肉及心肺機能強化的要求,甚至乎是對每一個呼吸的控制,這是在生命教育中第一個最基本的身體體驗的回歸,就如龔立仁教授所言,「我傾向從身體探討生命教育。」1

不同程度直接對身體的感受,當中包括有操控及疲勞,可使人感受到生命中身體在地真質的存在(being-in-place),當中更會體驗得到自己身體的脆弱性及可塑性。

「與思想結連」的生命教育

 

雖然在運動訓練中會有些情況是盼望訓練至成為一種不經思考的自然反射動作,但在運動的學習中,會有技巧的學習、訓練的編排、策略的運用等,這些要求參與者在思想上參與在運動當中,進行運動者並不是只得一個沒有思想像機械人段的軀殼,進行運動的人在運動中會有思想部份的參與,這個參與使人發掘及探索在他的生命中,自我的身體與思想如何的連結。

「與情感結連」的生命教育

 

奧林匹克憲章中的第一條是「奧林匹克主義是指將身、心和精神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並使之得到提昇的一種人生哲學。」在運動中,人會追求更高、更快、更強,這是一種自我提昇的追求,在追求當中,固然會有成功與失敗,也會有挑戰與氣餒,人的情緒與慾望會被牽動,在情感上會經歷到高低起跌,參與者會在其中對自我的情感有更多認識及體會,運動訓練更使人從體驗及認識自己的情感作為開始,以致到對情感有適切的控制。對接受情緒及控制情緒的訓練,讓人直接面對自己的情緒,使人活出一個美好的人生。2

 

 

1 龔立仁:〈有身體的生命教育〉,《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 – 神學院通訊》,第 32 期(2012 年 6 月)。

2 Michael Stocker, Valuing Emo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6).

 

 

「與人關連」的生命教育

 

有一些運動是與他人有關連的,團隊運動 (例如足球及籃球等) 講求與隊友間的協調及合作;互相對壘的運動 (例如羽毛球) 在與對手的比拼及互動中有對手間微妙的交流,當中可以是互相猜度,也可以是惺惺相惜;關乎競賽的運動 (例如田徑) 也會有與競爭對手爭奪的互動交流。除了上述不同種頪的運動有各自的特色外,若運動訓練是在團隊中進行情況下,也能讓參與者在團隊中與人協作,在艱辛的鍛錬中建立歸屬感。這一切都讓人與人結起聯繫,作出關連,這就是生命之間的關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項。雖然運動中有競賽比拼的元素,但透過運動,訓練成果是以人和為最終目標,就如奧林匹克主義第二條「使體育運動爲人的和諧發展服務,以促進建立一個維護人的尊嚴的和平社會。」

「面對失敗」的生命教育

 

沒有一位運動員是不會經驗失敗的,在受傷中感受到身體的軟弱、在比賽中的敗陣、在自我挑戰中的失敗,甚至是去到年老時的無力,這些都讓參與者經歷到實實在在的失敗,他們不單要經驗這失敗,更要面對及克服他。

更重要的,就是這失敗必定會繼續出現,因為不會有永不輸掉比賽的運動員,也不會有永無止境的極限,更不會有永不衰老的人,運動員的生命就是要經歷失敗、挑戰失敗、面對失敗及接受失敗。

生命也是不會沒有失敗的,「面對失敗」讓人了解到自身的軟弱,雖然當中會有「從失敗中學習」及「轉失敗為成功」的目標及成長,但人生中就總會要面對失敗與挫折,運動教育,這也是生命教育中的一環。

以運動為主幹的生命教育

 

透過運動推行的生命教育並不單單是安排做運動這麼簡單,當中需包括有學習 (學習一種新的運動,或是在運動中有進深的學習)、訓練 (訓練規劃、突破及團隊的建立) 及競賽 (自我提升突破的競賽或是對壘式的競賽) 的元素,雖然在短時間中未能經驗到衰老,但只要學習旅程的開始,參與者能堅持的進行,這必定是一個豐富且多元的生命教育。

從個人層面上看,這是一個身體、思想與情感結連的生命教育。從社會層面上看,這是一個將人結連的生命教育。

也是一個讓人在失販中成長的生命教育。